學校開了個防治性騷擾講座,看了一部影片,內容大概是講美國學校的情況。
我常在想,這樣的講座,到底會有幾個人專心聽?聽進去並把這些行為內化成自己能力的又有幾個?
明明知道「如果異性不願意,不要碰他身體」,從小講到大,但還是會發生,那和沒講的結果不是一樣?
明明知道某些行為,異性會不喜歡,但還是會做(例如:因為喜歡一個人而去堵他),即使心裡或許有「不可以做」的想法,情緒上來了,還不是惹人生氣。
孤男寡女共處一室並喝了酒,之後會做出什麼,應該是「可以預測的、可以預防的」,然而卻無法克制衝動,最後鬧到需要雙方家長與師長出面解決。
這些能察覺到的,還要講嗎?還要宣導嗎?
如果抱著「沒關係,就試這一次」的僥倖心態,那麼被抓也是活該,被扁也是自己的錯!
不過下面這個情況就很矛盾了……
男方說:「要吃雞排還是蚵仔煎?」,女方說:「隨便,但雞排比較油膩……」,對於敏銳的人,會知道什麼意思,但是對遲鈍的人,卻無法察覺女生的「真心」,導致判斷錯誤。
這種情況還好,如果是共處一室並情慾高漲時……
男方說:「來吧……」女方卻說:「唉呀,討厭~」這時就很難判定誰對誰錯了。
所以,女生有時要明確,懂得保護自己;有時又要曖昧不明,增加好感度(男生好像也要……)。